“椿芽冒,黄鲫到;煎着吃,满嘴香;拌着吃,鲜倒人.”这句顺口溜描述的是青岛出产的一种小鱼,名叫黄鲫子鱼,又叫黄尖子麻口前茫口薄口油扣烤子鱼等名字,至于它的学名黄鲫,知道的人倒是不多.黄尖子鱼学名叫黄鲫,青岛当地人称其为“黄尖子鱼”.
把鱼炸的酥脆可口,诱人的金色让人食欲大发.这种鱼本身体形就比较轻盈,身子骨很是柔软,骨头脆而不刺,可一并吞下.鱼肉脆嫩酥香,
做法
也不难,煎一下就很香了~
每年香椿吐芽时是最佳捕捞季节.曾经,这种小鱼是岛城当地人们常吃的家常小鱼,价格也不贵二三元块钱一斤的样子,可是这几年渐渐很难见到它的身影.
今日到市场买菜,看到摊位有新鲜的黄尖子鱼出售,量也不大,7元钱1斤,就买了十元钱的.这种“体扁薄背缘稍隆起”的小鱼,一般体长12-15厘米,体重20一30克.这种鱼头短小眼小,口裂大而倾斜腭骨和舌上均有细牙,体型很单薄,身上鱼刺密而多.我觉着无论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都有这么一个特点味美的鱼刺多,黄尖子鱼和白鳞鱼就是海鱼中的代表.黄尖子鱼个头小,刺密,清炖红烧都不容易把鱼刺炖酥,很显然这两种方法都不适合做黄尖子鱼.所以油炸和油煎是最合适的烹调手法.
小火煎酥的黄尖子鱼无论是卷煎饼吃,还是做下酒菜,都不用担心鱼刺.不仅是细小的鱼刺,就是黄尖子鱼的大刺也酥了.家有老人和儿童的更适合多做一些,这样连买钙片的钱都省了.10元钱的黄尖子鱼煎好,一家三口可以吃上两顿.
黄尖子鱼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均产,以春秋两季为旺汛,产量集中.黄尖子鱼春季为白色,秋季呈淡黄色.相比之下,秋天的黄尖子鱼味道会更香一些.
食材 新鲜黄尖子鱼700克,葱10克
调味料盐适量,花生油适量
做法
1 先将新鲜的黄尖子鱼用剪刀将腹部剪开,去除内脏和鱼鳃;
2 将黄尖子鱼洗净控干水分,加入切好的葱末和盐进行腌制半个小时左右;
3 平底煎锅加入适量油,将腌制好的黄尖子鱼逐条放入锅中;
4 用小火慢慢煎制,待一面煎制金黄色后即可翻转煎制另一面,这个需要慢慢煎制,切忌用急火,以免外糊里不酥;
5 用小火慢慢讲将黄尖子鱼两面煎制金黄色,鱼肉酥香即可出锅装盘.
中国菜谱网小贴士
1黄尖子鱼小刺比较多,比较适合的吃法就是油煎和油炸最为恰当,油炸比较适合量大时间紧迫的吃法,缺点是浪费油和比较油腻;煎制时因为黄尖子鱼本身身体里有一部分油份,所以应该少加油进行煎制为好,既省油又可以让黄尖子鱼做到酥香可口.
2再一个煎黄尖子鱼要少用油慢火煎,时间一长就把鱼刺都给煎酥了.用大火煎,鱼肉容易熟,但是细小的鱼刺和鱼肉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不易分开.大火煎得时间长了,鱼刺倒是熟了,但是鱼肉已经失去了鲜嫩的滋味,颜色发黑,味道发苦了.
3煎制黄尖子鱼无需加入太多佐料即可得到鲜美口味.
4黄尖子鱼的鱼鳞含有丰富的油脂,吃的时候无须刮掉.
酥香的黄尖子鱼搭配刚做出来煎饼吃也是很不错的,将煎饼铺在桌上,用手捏着刚煎好的黄尖子鱼尾巴轻轻抖动,鱼刺还提在手里鱼肉早已滑落到煎饼里,再卷葱段或者是拌好老虎菜来吃,那真叫一个香鲜味美!真是越好的美味越简单!
延伸阅读吃鱼的四大秘密 四类人最好别吃鱼
吃鱼的四大秘密 四类人最好别吃鱼
鱼的种类有很多,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健康饮食的首选之品.但是并非每一种鱼类的营养成分都适合每个人食用.
营养学家表示,鱼类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它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健康饮食的首选之品.需要指出的是,鱼的种类有很多,但是并非每一种鱼类的营养成分都适合每个人食用.下面,小编介绍6种国人常食用鱼类的营养价值,分析不宜常吃鱼的人群,为你的健康饮食护航.
鱼中富含丰富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D等和一定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鱼肉中脂肪含量虽低,但其中的脂肪酸被证实有降糖护心和防 癌的作用.鱼肉中的维生素D钙磷,能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症.祖国医学认为食鱼要讲究对症,对症吃“鱼”,它的食用和医用价值才能显现出来.
吃鱼的四大法则
第一法则海鱼与河鱼交叉吃,营养才均衡.
根据调查显示无论是河鱼还是海鱼,营养价值都很高.但是长期单吃一种鱼类会导致营养缺失,因此若是有条件,最好是河鱼和海鱼交叉来吃.
常食用的河鱼有鲫鱼草鱼鳝鱼等,要是给儿童烹制,最好是鳝鱼,因为因为它含铁比其他鱼高,而且没有鱼刺,烹调起来美味又方便.;海鱼食用的 话,尤以深海鱼为最佳,比如三文鱼鲑鱼等.深海鱼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以欧米伽—3脂肪酸为主,对维护心血管健康降低炎症反应都有非常好的效 果,而这种脂肪酸在家禽家畜中含量很少.
还有一个小常识,我们常以为冻海鱼不新鲜,不可给儿童多吃.这里有一个误解,因为远洋捕捞海鱼一定要冰冻鱼,而迅速冷冻起来的海鱼,其实能很好地保留鱼肉中的营养.因此冻海鱼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法则不能单吃鱼肉,否则健康会失衡.
鱼并非吃得越多越好.因为鱼类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食物,比如大多数鱼肉中的矿物质铁的含量就比不上牛羊肉.所以,应该几种肉搭配起来吃,鱼肉略多一些为佳.
最新的《荷兰健康膳食指南》专门对成年人健康膳食作了量化解读,其中特别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每次100~150克,至少一次为高脂鱼.那么儿童相应地减半即可.
第三法则鱼肉用蒸最健康.
妈妈们常以孩子吃得多作为衡量的标准,因此在烹调鱼的方面多以煎炸油炸方式来做孩子们喜欢鱼饼鱼肉丸之类的.但为了孩子吸收到更多的营养, 应该以清蒸为好,因为烹调温度较低,能很好地保证鱼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被破坏.炖汤也很不错,尤其“鱼头炖豆腐”,经过长时间炖煮,鱼头里丰富的胶原蛋 白能充分溶解,钙也更易被人体吸收.
不采取煎炸或油炸的方式,也是避免孩子过于肥胖的情况出现.
第四法则鱼脑和鱼眼可以让儿童多吃点.
鱼脑中富含俗称“脑黄金”的DHA,还有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大脑发育.还有一种说法,叫“吃眼补眼”,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DHA还能促进孩子的眼视网膜发育.所以建议大家在做鱼的时候,不要把鱼眼烧焦,保持它的完好,尤其是深海鱼眼对补眼更有好处.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多吃鱼,这些疾病是
1痛风患者,因为鱼类含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
2出血性疾病患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鱼,因为鱼肉中所含的20碳5烯酸,可抑制血小板凝集,从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症状;
3肝硬化病人,肝硬化时机体难以产生凝血因子,加之血小板偏低,容易引起出血,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鱼青鱼金枪鱼等,会使病情急剧恶化,犹如雪上加霜;
4结核病人,服用异烟肼时如果食用某些鱼类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恶心头痛皮肤潮红眼结膜充血等,重者会出现心悸口唇及面部麻胀皮疹腹泻腹痛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