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妈托儿的做法

洪洞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是山西省的第一人口大县;这里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然风光雄伟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人文资源古老独特,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是名副其实的文物重点县和旅游资源大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演了远古历史中女蜗补天,舜帝耕作的传说.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一棵古大槐树,魂牵梦绕许多代,几个世纪以来,洪洞县古大槐树迁民遗址,被海内外众多华夏子孙喻为“家”称做“祖”看做“根”,成为众人心目中的故乡, 因此,洪洞县享有“华人老家”的美誉.每年清明期间,这里都会举办大型“寻根祭祖”活动,以“古大槐树”移民的后裔从四面八方汇集在此,只为祭奠心中的家园!

“妈拖儿”也叫“妈脱儿”或“妈托儿”,是洪洞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逢年过节或敬神祭祖,必得摆上一盘.“妈脱儿”的形状是两根如面条一般的面剂子粘合在一起,表达人们不愿亲情分离,希望亲人永远在一起!洪洞兵器工业专家刘北锁,执著于乡土史迹研究.曾写道原始氏族社会,一个氏族强盛与否.取决于人口多寡.人丁兴旺则强.缺丁少人则弱.因此人类在漫长岁月里.对生殖非常崇拜.几千年来,"妈拖儿"这种食品,是女蜗故里的子孙们对生殖崇拜的很有特色的保留.

【原材料】

【发面“鸡蛋糖面团原材料
】小麦面粉150克鸡蛋2个白糖30克麦芽糖浆1汤匙酵母1/4汤匙温水2汤匙.

【死面团原材料
】小麦面粉150克,冷水80克.

【妈脱儿面团的和制过程】

1.取小麦面粉150克放在和面盆中,磕入2个鸡蛋,放入30克白糖.

2.取1汤匙麦芽糖浆放在碗中,加入2汤匙温水,调成麦芽糖水.

3.麦芽糖水中放入1/4茶匙酵母,搅拌均匀,静置5分钟,使酵母完全溶于糖水中.

4.酵母麦芽糖水倒在面粉上.

5.用筷子搅拌,使面粉吸收麦芽糖水,形成雪花状面絮.

6.用手把所有面絮揉合在一起,形成光滑的面团.

7.和好的面团盖一块保鲜膜,放在温暖处发酵至2倍大.

8.用手指在面团上扎个小洞,面团不回缩,“鸡蛋糖面团”就发酵好了.

9.另取150克面粉,分次加入80克左右的冷水,搅拌成面絮,和成表面光滑的“死面团”.

【妈脱儿面剂子的制作过程】

1.发酵好的“鸡蛋糖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滚圆按扁,并用擀面杖擀成约0.5cm厚的大圆饼.

2.和好的“死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滚圆按扁,并用擀面杖擀成大圆饼.

3.把“发酵鸡蛋糖面团”放在“死面团”上,并在“糖面团”上均匀的刷一层食用油.

4.把两个面团向中间折回,使“死面团”包裹“糖面团”,形成合页状.

5.用刀把合页状面团分割成粗细均匀的条状剂子.

6.取一个条状剂子,把封口处扭一下捏紧.

【妈脱儿的炸制过程】

1.超锅内放入适量食用油,大火烧热至150度左右.

2.用一根筷子插入锅里,筷子周围的油面波动,且可以泛起少量油花.

3.把做好的“妈脱儿面剂子”放在油锅中,中火炸制.

4.期间用筷子不时翻面.

5.炸到面剂子蓬松发起来,且表面金黄.

6.用筷子把“妈脱儿”控油捞出.

外脆内软,香甜可口,面粉中加入鸡蛋发酵而成,做好的成品蓬松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