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寒冷,适合进补.今天小编介绍的菜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鲜”.“鱼”和“羊”的组合,味道就不用说了.而且鱼和羊都含有丰富的营养,合烹成菜,非常适合全家共享哦!
做法
温馨小贴士羊肉温补可以祛寒,这道鱼羊鲜,特别适合在冬季里食用.
【支你一招】羊肉去膻小方法
羊肉去膻小方法
冬天到了,是进补的好季节,很多人都会买些羊肉来给自己补补,但是膻味很发愁,下面为你介绍十种能够去膻的小方法.
NO1. 萝卜去膻法
将白萝卜戳上几个洞,放入冷水中和羊肉同煮,然后将羊肉捞出,再单独烹调,即可去除膻味.
NO2. 米醋去膻法
将羊肉切成块放入水中,加点米醋,待煮沸后捞出羊肉,再进行烹制,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NO3.绿豆去膻法
煮羊肉时,若放入少许绿豆,亦可去除或减轻羊肉膻味.
NO4.咖喱去膻法
烧羊肉时,加入适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羊肉放半包咖喱粉为宜,煮熟煮透后即为没有膻味的咖喱羊肉.
NO5.料酒去膻法
将生羊肉用冷水浸洗几遍后,切成片丝或小块装盘,然后每500克羊肉用料
酒50毫升小苏打25克食盐10克白糖10克味精5克清水250毫升拌匀,待羊肉充分吸收调料后,再取3个鸡蛋的蛋清淀粉50克上浆备用.放置一段时间后,料酒和小苏打可充分去除羊肉的膻味.
NO6.药料去膻法
烧煮羊肉时,用纱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苏等同煮,不但可以去膻,还可使羊肉具有独特的风味.
NO7.浸泡除膻法
将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两次,将羊肉肌浆蛋白中的氨类物质泡出来,也可减轻羊肉膻味.
NO8.橘皮去膻法
炖羊肉时,在锅里放入几片干橘皮,煮沸一段时间后捞出弃之,再放入几片干橘皮继续煮,也可去除羊肉膻味.
NO9.核桃去膻法
选上几个质量好的核桃,将其打破,放入锅中与羊肉同煮,也可去羊肉膻味.
NO10.山楂去膻法
将山楂与羊肉同煮,去除羊肉膻味的效果甚佳.
结语羊肉,是一种特别好的进补食材 ,多吃能够抵御寒冷,暖身,但如果有膻味,那就不好吃喽.
盘点冬季进补汤料
冬季进补的汤料可不能马虎,要想补得好,就要挑选好的汤料,下面为你盘点适合冬季进补的汤料.
花胶
此花胶非彼花胶,这里说的花胶也就是鱼肚,再往通俗里说就是各类鱼鳔的干制品,晒成干的鱼肚发泡后胶质非常丰富,入汤煲得够烂够软的话,口感上要比海参蹄筋之类的口感都好得多.同时花胶的食补功效也不容小觑,能够滋阴养肾幼滑皮肤,尤其对姑娘们身体极好.
猪脚
谁都知道猪脚美味口感嫩滑鲜香又有嚼劲,其实中医早就发现猪蹄虽然是肉类,但却性平味甘咸,不仅是一种类似熊掌的美味还跟熊掌一样也是 食补的良品呢.猪脚中的胶原蛋白特别丰富,加水入锅烹煮的过程中会转化成易于人身体吸收的明胶,能够很有效地延缓皮肤衰老,老实说多好的化妆品也比不上它 来得真正滋润.
猪心
中医里讲究“以形补形”,在天气突然转寒的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是最易发的病患,因此在这个时候适当吃些猪心显然是不错的选择.猪心本就有治疗 心悸心跳过快的功效,现在的都市人工作压力大,吃点它对身体益处多多.当然,您可别指着吃这个“长心眼儿”,“以形补形”说的不是这回事儿.
枸杞
枸杞子的食补效果有多棒无需赘言了,早在《本草纲目》里就说过它可使人长寿,可见很有点灵丹妙药的意思.事实上枸杞的确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和 动脉硬化的功效,对心脑血管这类秋季常犯的病患来说很管用.大多数人只以为枸杞是入汤泡水的好料,殊不知它还可以生吃,味道略甜而且营养绝不流失.
山药
某集《深夜食堂》,剧中人因为吃了好吃的山药饭,从一个称山药为全世界最邋遢食物的人转变为山药爱好者,事实上这看起来有点粗剌剌的食材 确实有着难得的清甜好味道,以及绝佳的食补功效,它的性温平,能滋阴补气,天干物燥的时候用来煲汤是顶好的吃法.
雪蛤
从广义上讲雪蛤是一种蛙,主要指长白山林间的林蛙,而我们常说的雪蛤则是这种雌林蛙的输卵管部位,每到这个季节都是雌林蛙生命力最强的时候,也是身体营养最丰富的时候,此时的雪蛤更是进补极品.
沙姜
沙姜也叫山奈,跟姜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食材 ,它性温热,味道辛辣之中又有股子独特的香味儿,既是款对消化不良胃寒疼痛都有效果的中药,同时也 是本季入汤的好味香料.木瓜 木瓜一直有百益果王的称号,把木瓜和滋补汤水结合在一起绝对是明智选择,要知道木瓜的果肉不仅丝滑芳香,而且它的性温平,能 很好地帮助人身体吸收食物的营养.大枣 如果找个人说食补佳品,估计不少人第一想到的都是大枣,没错,《本草新编》里面也说它“通九窍,和百药,养肺胃, 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在天冷的时候加到汤中一起煲尤其适合.
白萝卜
别看白萝卜是十足的平价蔬菜,关于它的美誉可是不少呢,萝卜在民间不仅有“小人参”的美称,“萝卜上市医生没事”“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 生开药方”之类的顺口溜也很能说明问题.萝卜性平,味辛甘,能化痰止咳下气宽中.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吃萝卜也有讲究,一根白萝卜的中段至根部是最适合入 汤的,这部分的萝卜含的淀粉酶比较多,能够帮助消化,煮汤后口感也比较好.
莲子
莲子性平味甘,有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明目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的功效,如果你的身体里还有着秋日留下的燥火,那么用它来熬入冬的粥是不错的选择.
松茸
身为一种珍稀名贵的食用菌类,松茸“菌中之王”的名号如今已经被人们熟知了,相传1945年广岛遭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 在全世界也都不能人工培植.松茸里含有大量的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对人的肠胃特别好.同时,它还有着鲜嫩的口感清甜芳香的味道,实在是难得的珍品.
结语像花胶,猪脚,猪心,枸杞,山药,雪蛤等食物都是补身体上好的汤料,一定不能错过哦.
相关文章推荐 秋季莲子的养生吃法
秋季莲子的养生吃法
古人说,吃莲子能够让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莲子具有养心安神,健脑益智,消除疲劳等方面的药用价值.
现代营养功效
1防癌抗癌莲子善于补五脏不足,通利十二经脉气血,使气血畅而不腐,莲子所含氧化黄心树宁碱对鼻咽癌有抑制作用,这一切,构成了莲子的防癌抗癌的营养保健功能;
2降血压莲子所含非结晶形生物碱N-9有降血压作用;
3强心安神莲子芯所含生物碱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莲芯碱则有较强抗钙及抗心律不齐的作用;
4滋养补虚莲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补品,对于久病产后或老年体虚者,更是常用营养佳品;
秋季莲子药膳方
1雪梨银耳红枣莲子汤
材料
雪梨1个银耳30g莲子20g红枣5枚
做法
雪梨去皮切成块,银耳一朵莲子若干和红枣10余粒泡发洗净.雪梨银耳红枣莲子和冰糖适量放入锅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炖开后转小火1小时即可.
功效润肺镇咳帮助消化健脾滋阴
2莲子粥
材料
莲子20克,红糖15克,糯米100克
做法
去莲心与糯米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快好时,再放红糖稍煮片刻.
功效补脾止泻,养心安神
3银耳莲子羹
材料
莲子50克,银耳30克,冰糖100克
做法
将莲子银耳分别用清水泡发,捞起.把莲子银耳冰糖同放入碗中,加清水适量,入蒸笼用武火蒸1小时即可.
功效羹浓味甜.有润肺养胃的功能.
4莲子人参汤
材料
莲子50克,人参10克,冰糖30克
做法
将莲子去心后与人参一同入锅,加清水浸泡30分钟,加冰糖隔水蒸炖1小时后,即可食莲肉喝汤.人参可连续使用2次.第二次食用时,可连同人参一同吃.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气弱者,可补气益脾,养心安神.
5红枣莲子汤
材料
莲子60克,红枣120克,糖200克
做法
1红枣洗净.2汤锅中加入1200毫升水煮开,放入红枣,转小火续煮30分钟.3放入莲子续煮30分钟,最好加糖煮开即成.
功效养心补脾,熬夜者补肾最宜.
6莲子红枣桂圆羹
材料
莲子15克,红枣桂圆各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将莲子去心,红枣去核,与桂圆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放入冰糖炖至莲子酥烂即可食用.
功效补血养禾,健脾安神
7红莲椰汁炖雪蛤
材料
发好的雪蛤200克水发莲子30克,红枣25克.调料白糖100克,椰汁50克,淡奶30克,冰糖50克.
做法
1将雪蛤择洗干净.清水500克糖100克,放入容器中,加入雪蛤上笼蒸5分钟,捞出分装碗中,下莲子红枣待用.2炒锅上火,加水150克,下椰汁淡奶冰糖烧开后,盛入装碗的雪蛤中,蒸10分钟取出,即成.
功效洁白柔软,椰奶清香,为高级滋补佳肴.
8莲子炖乌鸡
材料
莲子15克,白果10克,乌骨鸡1只
做法
将乌骨鸡去毛及内脏,洗净;白果莲子研粗末放入鸡腹内,加生姜胡椒葱盐.加适量清水炖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1次.
功效补肝脾止带蚀
结语莲子为我们的健康养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重作用.
秋季需要六补
秋季需要六补,分别为食补,水补,觉补,睡眠补,运动补,精神补,快来看看自己应该如何在秋季补吧.
食补
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的关系十分密切,故应多吃有润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以调理脾胃功能.此时,奶制品豆类新鲜蔬菜以及水果均宜多吃.另外,药 食兼优的菱角板栗也是调理脾胃的佳品,原因是它们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中益气开胃止渴固肾养精等功效.
除了上述这些食物外,莲藕也应该多吃,它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肉质肥嫩,白净滚圆,口感甜脆,具有滋阴养血的功效.
其中,生食藕能凉血散淤,熟食能补心益肾,可谓能补五脏之虚,强壮筋骨,补血养血.藕,堪称是男女老幼早秋皆宜食用的保健食品.
水补
众所周知,水补可以润肺.秋季多风干燥空气湿度小,汗液蒸发一般要比夏天快得多,因此在秋季,人体同样容易失水.秋季之中,每人每天至少要比春季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秋季水补方法多多,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是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具体
做法
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时间为5分钟,每日三五次即可.
秋季水补,还要多吃梨莲心等,因为它们既能保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又有抵御呼吸道疾病的特殊功能.总之,饮水要合理少量多次.如果体育活动量比较大,那么这时更应多饮水.
药补
药物进补宜以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白术北沙参生地麦冬等为主.早秋服用上述药物,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另外,药补也可以采用黄芪收汗回表的作用来阻止肌体因气候炎热而造成的大量出汗,此举对恢复元气强壮肌体具有良好的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早秋气候仍然较炎热,脾胃运动依然较虚弱,因此,像鹿角胶阿胶等养阴之品,此时仍不宜服用.
睡眠补
睡眠是人们恢复体力,保证健康,增强肌体免疫力的一个重要手段.秋季气候凉爽,人们睡眠的气象条件大为改善,但如果不适当加以注意,睡眠品质将会大受影响.
所以,秋季睡眠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睡时忌吹风.秋季到来,人体在睡眠状态下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降低,易于受风邪的侵袭,所以人在睡觉时要注意保暖,切不可让风直吹;
二是睡觉闭口是保养元气的最好方法.如果张大嘴巴呼吸,吸入的冷空气和灰尘会伤及肺脏,胃也会因之而着凉.
运动补
早秋气候较热,常有胸腹胀闷肢体酸重少气懒言等症状并发.中医认为脾主四肢,四肢懒动纳呆不食,这是早秋湿热内生的症状.
同样的道理,四肢的运动可使脾气畅通,对祛除肌体的湿热具有积极的作用,故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体育锻炼项目,不失为夏秋之交进补的一种好办法.
精神补
秋季,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心情烦躁,这一时期的养生保健就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必然会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秋季是万物开始萧条的季节,人们处在草枯叶落花叶凋零的环境中,其情感往往容易悲伤,如果再遇上一些不顺心的事,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
另外,秋季也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极易高发的季节,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从而保持心情舒畅.
结语秋季来临,是个进补的好时节,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补,合理调节自己的身体,让我们的是难题变得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