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硬酥鲫鱼的做法

酥,是将原料放入以糖醋为主料的汤汁锅中,用小火长时间加热,直至原料酥烂的一种方法.原料不过油直接放入汤汁中加热的为软酥;原料经过油炸后放入汤汁中加热的为硬酥!

但是不管哪一种酥,做出菜品都会相当的入味!虽然吃起来,刺是多了些,可是那肉真不是一般的嫩,

烩的时候,锅底垫了白菜,不仅让鱼不粘锅,

而且汤汁吸收了白菜和姜蒜的味道,让鱼的味道格外的鲜美!

【 】

材料
小鲫鱼4条白菜2片姜4片

调味汁材料
水半碗料酒2大匙生抽3大匙白糖3大匙米醋2大匙

葱白4小段蒜2瓣切片姜2片花椒1/2小匙香叶2片

鸡精1/4小匙盐1小匙香油2小匙

做法

1.收拾好的小鲫鱼在鱼身上斜划一字花刀,用干净麻布把鱼身上的水份尽量擦干,稍晾.

2.把调味汁材料
放入一个碗中备用.

3.锅中入油烧至六七成热,放入鲫鱼炸至刀口处呈现金黄色时,捞出.

4.平底锅或是底稍宽的锅中铺入白菜叶和姜片.

5.放上炸好的鲫鱼,味汁搅拌均匀倒在鱼身上.开中火烧至小沸,再转小火加热20分钟左右,视原料酥烂离火.

6.盘子上铺上小白菜叶,捞出鱼摆好.锅里的白菜等杂物捞出弃之,留汤稍勾芡,把芡汁再浇于鱼身上即可出锅!

小贴士

1.鲫鱼打一字花刀时,要尽量浅和短,这样有利于保持形状.

2.鲫鱼入锅前要先把表面大部分水份擦去.

3.炸制时油温不要太热,否则一下锅鱼肉会碎掉,鱼就不成形了.

4.如果是不喜油炸的同志,完全可以表面沾一层面粉用中火煎制,这样做出的鱼肉也非常嫩!

5.如果有丁香来代替香叶就更好了,俺没有才用香叶的.

6.这道菜味好但刺多,是下酒的好菜.如果最后的汤汁不色芡,凉吃也非常好!但如果是孩子吃的话,一定要慢慢慢慢的吃;小一些的孩子尽量不要吃为好!

危害健康的四种吃鱼方法

危害健康的四种吃鱼方法

刚送走中秋,又要迎来国庆,巧遇双节,我们总会胡吃海喝一通,当然少不了美味的鱼了.小编在这里给爱吃鱼的朋友们提个醒儿啊,一定要避免这四种吃鱼方法.

1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在减肥风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欢只吃菜不吃饭,空腹吃鱼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这却很可能导致痛风发作.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组织损伤的疾病.

而绝大多数鱼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含嘌呤的鱼肉,却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


2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很多人都喜欢生鱼片的鲜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鱼片对肝脏很不利,极易感染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

据营养健康方面的专家介绍,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目前我国仅在广东省就有数以百万计的肝吸虫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为生吃鱼虾而染病.

其临床症状以疲乏上腹不适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肝肿大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3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一般人都认为吃鱼越新鲜越好,因此喜欢活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的鲜美和营养.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

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活杀现吃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营养成分不充分,口感也并非最好.

4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

民间也因此流传吃鱼胆可以清热解毒明目止咳的说法,所以尽管鱼胆味苦,总有人跃跃欲试.擅吃鱼胆极其危险,极易引发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这些毒素既耐热,又不会被酒精所破坏,因而无论将鱼胆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发生中毒.

鱼胆中毒发病快,病情险恶,病死率高.中毒较轻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肝大黄疸肝区压痛少尿或无尿肾区叩痛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时,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与鱼胆的胆汁多少有关,因此吞食较大鱼的胆更易发生中毒.

在与亲人欢度佳节的同时也要注意我们的健康,喜欢吃鱼的人们一定要规避这四种方式哦.